高考档案的投递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步骤,确保考生的电子档案能够顺利地被高校接收并最终完成录取过程。以下是高考考生档案投递的主要步骤:

模拟投档:

在正式投档之前,省教育考试院会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多次模拟投档。这一步骤不是实质性的投档,而是为了高校根据模拟结果调整招生计划。

正式投档:

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校调档要求和考生志愿,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投档规则通过录取系统“投递”给高校。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每位考生的档案由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组成。电子档案由考试院提供给考生投档的高校,纸质档案由考生拿录取通知书到高中学校领取,大学开学报到后移交给录取高校。

投档: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在录取环节有一个投档,就是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高考志愿,把考生的电子档案转移给被投档的高校。如果考生填报的相关专业有不符合录取的情况,高校会把考生电子档案退回考试院,考试院会在下一轮志愿中给学生重新投档。

录取后档案移交:

考生录取后,需要携带密封在档案袋中的上述4份档案文件纸质稿到高校,完成报名注册。

档案审核:

省教育考试院对高校拟录取和拟退档的考生信息进行逐一审核确认。对符合录取政策的拟录取名单予以确认。对退档理由不成立或不充分的拟退档考生,退回院校重新审阅;对符合退档条件的拟退档考生,要求高校必须注明正确的退档理由,再同意高校退档申请。

打印录取名册:

省教育考试院打印考生录取名册,加盖高校招生录取专用章后寄送给高校。

结果查询:

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高校招生网站等同时提供最终录取结果及退档原因查询服务。

录取归档:

高校将已录取考生电子档案中的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志愿表等信息打印出来,并加盖学校公章,与其他材料一起存入考生个人纸质档案。

档案寄送方式:

高考结束后,档案可以直接寄送至学校,但具体的档案转递形式因各省份政策而异。方式一是由学生本人携带档案到就读的大学进行存档。方式二是学校通过机要局邮寄档案至大学。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仔细了解所在省份的招生政策和规定,确保档案能够顺利投递。同时,保持与高中毕业学校的沟通,及时获取档案投递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