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填报高考志愿时,您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策略:
了解招生政策
查阅当年的高考政策和招生章程,了解各高校的招生要求、选测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等。
收集信息
通过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网站、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渠道,收集有关招生信息。
精准定位
结合自己的平时成绩或模考成绩,确定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为填报志愿提供参考依据。
知己知彼
详细了解各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招生章程、招生计划、专业线、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
初选志愿
根据自己的成绩定位,选择目标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模拟填报
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志愿填报系统进行模拟填报,熟悉填报流程,减少失误。
填写志愿表
填写《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表》,认真校核志愿表上所填志愿是否符合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以及高校提出的选测科目要求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等,并确认无误。
注意事项
志愿顺序:最想去的院校应放在最前面。
分数预估:参考往年平均录取分数和各分数段录取人数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细节关注:认真核对志愿表,确保符合规定及高校选测科目要求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
服从调剂
在专业最后一栏选择“服从调剂”,以防分数达到学校提档线但未达到专业录取线,从而避免被退档。
兼顾地域
考虑不同地域的高校,分数可能会有所不同,选择时要考虑地域因素,以降低录取风险。
冲、稳、保、垫
根据高考成绩预估,设置不同梯度的学校,如冲一冲(高分段学校)、稳一稳(中分段学校)、保一保(低分段学校)、垫一垫(保底学校)。
通过以上步骤和策略,您可以更加科学地填报志愿,提高录取的成功率。建议您在填报志愿前,多与老师、家长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填报的志愿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又具有较高的录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