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是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的一个理想化的艺术形象,她 集真、善、美于一身,是全书之魂,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翠翠的形象是由“绒线铺里的小女孩”、“青崂山的‘一个乡村女子’”以及“身边新妇”(即夫人张兆和)三个原型“合成”的,但她绝不是简单的合成,而是作者经过项链情感与怀旧思想孕育起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翠翠出身具有传奇性,是她的母亲和茶峒的一位军人热恋的结晶,她来到人间,便是天使与爱的精灵。她天真无邪、懂得人情、生动活泼、聪慧温柔、矜持、娇气,有民间女子那种内向的文静与腼腆。翠翠的身上似乎重复着与母亲相似的悲剧,但她远比她绝望的母亲更坚强,更勇敢,怀着希望与自己的坎坷命运作持久地抗争。
翠翠长期生活在山水间、渡船上,青山绿水与古朴的环境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丽、热情、纯真,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又从小常看着老人向那些困惫的旅人赠饮一杯凉茶,甚至不收过渡者的赏钱,过着勤俭、宁静的生活。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在她身上,对外祖父深沉的依恋和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的温婉腼腆和内心的炽热乖巧,异乎寻常地融合为一体。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作者在此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她的外貌,而是用“小兽物”、“山头黄麂”几个简单的比喻烘托出翠翠惊人的生动与活泼,展现出她身上弃绝了世俗尘埃的纯真与清新。
翠翠倾心于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却羞于表达,最后守在爷爷曾摆渡的岗位,等待傩送的归来。她是大自然的女儿,是快乐无忧的天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综上所述,翠翠是一个纯真、善良、美丽的乡村少女,她的形象是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和向往的化身,也是《边城》中最为成功和动人的艺术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