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考等级一般分为 A、B、C、D四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必修学科

A级:100分~90分

B级:89分~75分

C级:74分~60分

D级:59分及其以下

选修学科

A级:前20%(含20%)的考生(前5%为A+)

B级: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前20%至25%为B+)

C级: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

D级:90%以后的考生

等级比例

各等级在全体考生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为:A级占30%,B级占40%,C级和D级占30%(其中D级控制在3%以内)

成绩有效期

必修学科的成绩从应届高考之年起算,三年有效;选修学科的成绩当年有效

影响

学业水平考试对高考录取的影响:合格性考试成绩呈现为A、B、C、D(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考查科目的成绩报告只分2个等级(及格、不及格)

赋分制

部分科目(如政治、地理、化学、生物)采用赋分制,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物理类/历史类)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建议:

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学习目标,争取在必修学科和选修学科中取得优异成绩,以提高高考录取机会。

由于各等级比例有限,学生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相对成绩,争取进入更高等级。

对于成绩未达到预期等级的学生,可以考虑多次参加考试,取最高成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