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老师的考核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德:

考核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情况,如是否忠诚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等。

能:

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管理、教育技术应用等。

勤:

考核教师的出勤情况,如是否有空堂和迟到、早退现象,以及是否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绩:

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结合听课、教案检查、作业检查、学生打分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其他评价方式:

包括教师自评、同事评议、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等,以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和业绩。

考核标准应当明确,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态度、学科知识、语言表达等方面,并且应与教育部门制定的教育教学标准相一致。

考核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组织考核组:

学校会组织专业教师和校领导组成考核组,制定评估标准。

随机抽取教师:

随机抽取教师进行现场评估,观察、提问和讨论。

给出评估结果:

最后给出评估结果和改进方案。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优秀的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奖励和优先机会,而不合格的教师可能会面临缓聘或转岗等后果。

此外,考核还可能包括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如是否热爱祖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不传播有损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言论等。

建议学校制定详细、公正、透明的考核制度,确保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并作为改进教学和激励教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