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的双语教学可以追溯到 1981年。在这一年,国家恢复了少数民族文字推行工作,苗文、布依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开始进入贵州省的中小学课堂,这标志着“双语文”教学的出现。所谓“双语文”教学,是指教师需要同时教授少数民族语文课和汉语课两门课程。

在1981年之前,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已经存在,这种教育形式源于清代,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在清代改土归流以后,随着一批规模大小不等的学校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被创办,私塾这种儒学启蒙学校也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开办起来。私塾教师多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能熟练地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在教学中能自发地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本民族语言口头翻译,讲解汉语的字、词、句、篇,以便学生学习汉语汉文。

因此,贵州省的双语教学从1981年开始,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