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评分通常依据一系列具体标准和细则,对教室、内环境、外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评分指南:
教室评分标准
地面清洁:
无泥土、杂物、痰迹、污迹等,扣0—2分。
讲台及黑板:
整洁无灰尘、污迹,教具摆放有序,黑板不乱画乱涂,扣0—1分。
墙角及蜘蛛网:
无蜘蛛网,扣0—0.5分。
门窗玻璃:
明亮洁净,无灰尘污迹,扣0—0.5分。
公共物品:
如电视、风扇、灯等清洁,扣0—2分。
垃圾箱:
垃圾已满未清扫,扣0—0.5分。
卫生工具:
摆放整齐及存放处整洁,扣0—1分。
教师形象:
整体形象整洁,扣0—1分。
内环境评分标准
地面清洁:
无脚印、水渍,扣0—2分。
窗户及垃圾:
无垃圾,扣0—2分。
桌洞内:
垃圾清扫干净,扣0—2分。
厕所卫生:
及时清理,无异味,扣0—2分。
楼梯扶手:
干净无灰尘,扣0—2分。
外环境评分标准
地面清洁:
无垃圾、无污水、无纸屑等,扣0—2分。
卫生区:
无杂草、树枝、树叶、纸屑等杂物,扣0—2分。
公共区域:
如走廊、楼梯等清洁,无泥土、杂物、痰迹、污迹等,扣0—2分。
其他评分标准
物品摆放:
讲台、卫生角、课桌椅等摆放整齐,扣0—3分。
公共卫生区:
按时打扫,无垃圾、无污水、无卫生死角,扣0—15分。
保洁工作:
每课后进行保洁检查,扣分标准按前述标准执行。
特殊要求:
如教室、清洁区、宿舍等实行“两扫一除”制,即每天扫两次,定期进行大扫除。
评分流程
检查时间:
通常安排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进行。
评分人员:
选择具有相关背景和经验的人员进行评分。
评分表格:
填写详细的评分表格,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分。
评分结果:
评分结果应当严格保密,确保评分公正性。
注意事项
评分过程中需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影响评分结果。
评分人员应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确保评分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评分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班级和个人,以便及时整改和改进。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学校可以系统地对卫生状况进行评估,从而促进校园卫生环境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