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复工防疫应采取以下措施:
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网络、公告栏、宣传单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包括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个人防护的正确方法(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以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与资源。
健康监测与管理
建立健康监测系统,所有进入校园的师生需填写健康登记表,涵盖个人基本信息、近期健康状况及接触史。在校园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凡体温超过37.3℃者不得进入校园,需及时就医。引入健康二维码系统,师生每日通过扫码进行健康状况报告。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对教室、办公区、公共设施(如电梯、楼梯扶手)进行消毒,建议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设置专门的垃圾桶,分类收集口罩和其他医疗废弃物,确保安全处理。保持教室和公共区域通风良好,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课堂与活动管理
课程和活动安排应遵循防疫要求,采取小班制授课,确保每位学生之间保持1.5米的社交距离。鼓励使用在线课程,减少线下教学的人员聚集。所有课外活动需提前审批,活动参与人数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保持必要的防疫措施。
食堂与宿舍管理
食堂需实行分时段就餐,避免高峰期集中,设置隔离座位,保持适当的距离。食堂和宿舍的管理需特别注意,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个人防护与消毒
学校要配备足够的消毒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消毒液等,供学生和教职工使用。确保师生之间的安全距离,并保证教室通风良好。鼓励师生佩戴口罩,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提供一次性口罩。
应急处理与报告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学校要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做好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对于体温异常、症状明显的人员,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
心理健康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缓解学生和教职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加强对高风险学生的关注,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学生,应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措施,确保其在校园中的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以有效防控新冠病毒的传播,保障学生、教职工以及家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