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学科综合实力强,设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校园环境好,就业前景优秀。
南开大学:
历史悠久,位于天津市中心,学术氛围浓厚,师资力量雄厚,就业率高。
北京大学:
中国顶尖大学之一,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大,国际化程度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浙江大学:
学科和行业实力强,校园环境美丽,科研成果丰硕,就业前景广阔。
同济大学:
工科实力突出,专业多样,学历信誉极高,毕业生升职加薪率高。
华中科技大学:
位列我国高校前列,学科和科研水平高,校园环境美丽,硕博就业率极高。
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排名一直位于前列,与上海市产业紧密结合,毕业生平均薪资高。
深圳大学:
财大气粗,研究生阶段“不缺钱”,毕业就业方便。
北京语言大学:
国际生比重高,就业不错,尤其是英语、金融、国贸、会计等专业。
东北财经大学:
实力强,适合考研调剂,尤其是“两财一贸”的落榜生。
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法学排名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排名第二。
广州大学:
实力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接收调剂的专业多。
中国海洋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历年都有10个左右专业调剂。
兰州大学:
B区唯一一所985高校,虽然对调剂考生的要求很高,但每年报考调剂的考生依然很多,调剂专业、名额都很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优先接收校内调剂,同时也接收校外调剂,24年有16个专业接收调剂。
华南理工大学:
调剂的分数会比一志愿高一些,24年调剂专业19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软件学院移动云计算专业校内外调剂,是全国唯一一个工信部授权的专门培养移动云计算人才的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会计硕士校内调剂,素有“中国工商企业管理的摇篮”之称。
厦门大学:
医学院外科学校内外调剂,近年来科研成果显著。
新疆大学:
作为211院校,每年都有调剂名额,一些热门专业如法律和教育学也有调剂名额。
石河子大学:
热门专业如法律和教育学有调剂名额,且“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工程类接收调剂。
北京科技大学:
多个学院和专业如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外国语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有调剂名额。
华北电力大学:
非全日制专业如工商管理缺额259人,全日制专业中数学招收调剂名额最多,达27名。
这些排名基于多个因素,包括学科实力、师资力量、就业前景、校园环境等。请注意,排名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建议您在选择调剂专业时,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以及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